国内钢厂开工率回升推高螺纹钢,螺纹钢市场规模
发布时间:2025-09-19
摘要: 本文深度解析国内钢厂开工率回升对螺纹钢市场的连锁反应,揭示供需格局变化背后的政策驱动与市场机遇,为投资者提供关键决策参考。

开工率回暖释放积极信号螺纹钢供需格局悄然生变

一、政策暖风频吹钢厂生产动能加速释放

2023年二季度以来,随着"稳增长"政策持续加码,全国高炉开工率已连续8周保持回升态势。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,重点钢企日均粗钢产量环比增长4.2%,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突破78%关口,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。这种生产端的快速复苏,直接源于三方面政策驱动:

基建投资提速:财政部提前下达的1.5万亿专项债额度中,超60%投向交通、水利等传统基建领域,直接拉动螺纹钢需求预期。环保限产松绑:生态环境部优化重污染天气分级管控,河北、山东等地钢厂环保评级动态调整,合规企业获得更大生产弹性空间。金融支持加码:央行设立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制造业,重点钢企融资成本下降50-80个基点,有效缓解资金压力。

二、库存周期拐点显现市场情绪持续升温

在供给端发力的社会库存的快速去化成为推涨行情的另一引擎。据Mysteel统计,全国螺纹钢社会库存已连续5周下降,当前总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3%。这种"供给增、库存降"的背离现象,折射出需求端的超预期复苏:

重点工程赶工潮:南方多地梅雨季提前结束,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经济圈等区域基建项目集中开工,单周螺纹钢表观消费量突破350万吨。期现联动效应:上期所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突破200万手,基差修复行情吸引大量套保资金入场,现货市场看涨情绪浓厚。

成本支撑强化:铁矿石价格站稳120美元/吨高位,焦炭第五轮提涨落地,吨钢生产成本较年初增加近300元,形成刚性价格支撑。

三、区域分化中的结构性机会

值得注意的是,本轮行情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。华东地区因杭州亚运会配套建设进入冲刺阶段,螺纹钢现货价格单周跳涨180元/吨;而西南市场受持续降雨影响,价格涨幅相对温和。这种分化格局为投资者带来三大操作启示:

关注库存周转率:长三角地区钢厂直供比例提升至65%,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7.2天,显示终端需求真实有效。把握价差套利窗口:华北与华南区域价差扩大至220元/吨,创三年新高,物流套利空间显现。跟踪产能置换进度:宝武集团湛江基地3号高炉点火投产,华南市场供给结构正在发生质变。

螺纹钢价格能走多远?深度解析后市驱动逻辑

一、需求端的三重支撑力

基建托底效应强化:1-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.8%,其中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开工数达21项,单项目平均螺纹钢用量超5万吨。雄安新区启动区骨干路网全面开工,预计年内将形成50万吨级采购需求。地产边际改善信号: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连增3周,重点房企拿地金额同比降幅收窄至18%,"保交楼"专项借款落地超2000亿元,带动停工项目复工所需的建材补库需求。

制造业升级红利:新能源汽车产业园、光伏组件基地等新基建项目大量采用钢结构体系,推动HRB400E高强螺纹钢需求增长超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。

二、供给弹性的天花板隐现

尽管开工率持续回升,但产能释放面临三大制约:

电弧炉成本线压制:当前独立电弧炉吨钢亏损达150元,全国87家短流程钢厂中已有23家主动减产,边际供给增量有限。产能置换时间差:2022年公告的15个钢铁重组项目中,仅6个完成设备调试,新建产能完全释放需等到2024年。碳达峰倒逼转型: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进入倒计时,部分钢厂通过降低铁钢比优化生产结构,螺纹钢产量增速或将放缓。

三、价格运行轨迹推演

基于供需两端动态平衡测算,三季度螺纹钢价格有望呈现"阶梯式上涨"特征:

第一阶段(6-7月):在低库存与强预期驱动下,现货价格突破4000元/吨整数关口,期货主力合约冲击4200元压力位。第二阶段(8-9月):需求验证期来临,价格走势分化,符合新国标的高强抗震螺纹钢溢价或扩大至150元/吨。第三阶段(10-12月):冬储行情启动叠加宏观政策窗口期,价格中枢有望上移至4300-4500元区间。

四、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

警惕需求证伪风险:重点监测水泥出货量、混凝土产能利用率等先行指标,若连续两周回落需启动对冲操作。把握政策调控节奏:关注粗钢产量平控政策落地时点,历史数据显示政策出台后1个月内价格波动率平均放大35%。创新风险管理工具:运用"期货+期权"组合策略,在买入看涨期权同时卖出虚值看跌期权,有效控制持仓成本。

标签: